首页 资讯 正文

雪域“宁波门巴”:海拔4000米的生命守护

体育正文 57 0

雪域“宁波门巴”:海拔4000米的生命守护

雪域“宁波门巴”:海拔4000米的生命守护

央广网宁波6月13日消息(记者 张雯雯)念青唐古拉山巍峨耸立,怒江奔腾不息,见证着浙江宁波市与(yǔ)西藏比如县跨越31载的深情厚谊。6月12日,“甬如心连心·今天我发布”医疗卫生专场发布会(fābùhuì)在西藏比如县人民医院(yīyuàn)举行,第十批(pī)援藏医疗队员曾科、张磊及当地医生尹纯佑,讲述了他们在海拔4000米的藏北草原上以医术(yīshù)为刃、以仁心(rénxīn)为光,守护生命的动人故事。 活动(huódòng)现场(央广网发 张鸿权 摄) 高山峡谷间的(de)生死转运 “臀位分娩的新生儿无自主呼吸,心音(xīnyīn)微弱,危在旦夕!”手机铃声刺破深夜的寂静,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医生曾科(céngkē)立马(lìmǎ)赶到比如县人民医院。 近一小时的紧张抢救后,患儿(huànér)终于有了微弱知觉。可比如县医院(yīyuàn)的医疗条件有限,必须立即转诊那曲市人民医院。凌晨1点多,面对(miànduì)蜿蜒崎岖、单程需4小时的山路,曾科没有丝毫犹豫:“我随车护送!” 救护车行驶在高山峡谷间,一侧是随时可能落石的岩壁,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百米峡谷。曾科(céngkē)忍受着高反和晕车带来的不适,时刻关注患儿状况。途中,患儿多次(cì)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、心率跌破50次/分的危急情况,救护车被迫停(tíng)在山路上就(jiù)地施救。 凌晨(língchén)5点多,救护车终于抵达那曲医院。当曾科将患儿平稳移交后,才发现早已浑身脱力。“能救治更(gèng)多的生命,是我援藏最大的意义(yìyì),可以缺氧,但不能缺精神。” 活动现场(央广网发 张鸿权 摄(shè)) 在比如,曾科还是儿科的“拓荒者”。每周,他都要组织业务学习和急救演练,用(yòng)各种方式师带徒(tú)、传帮带。在医院和科室的努力(nǔlì)下,儿科成功创建为比如县首个市级重点学科。如今,藏族同胞总会热情地喊他“宁波门巴”(藏语(cángyǔ)意为“宁波医生”)。这四个字,承载着最(zuì)深厚的信任与感激。 “在比如的援藏经历,让我深刻认识到(dào)作为一名(yīmíng)医生的价值与使命。” “我是比如县(bǐrúxiàn)唯一的麻醉医生,24小时待命是常态。”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麻醉(mázuì)医生张磊,初到比如县人民医院时,就面临双重挑战(tiǎozhàn):医院氧气(yǎngqì)供应浓度仅90%,麻醉风险极高;麻醉科正经历“空城危机”——两位(liǎngwèi)同事相继离职、休假。半夜时分,他常常被紧急召回手术室,独自面对各种复杂状况。 活动现场(央广网发(wǎngfā) 张鸿权 摄) 宁波援藏(yuánzàng)医疗专家组团在比如实施那曲最大规模关节置换手术——日均四台(sìtái)连轴转,连周六也(yě)争分夺秒。当地农牧民患者关节受损严重,张磊丝毫不敢松懈,确保每一台手术顺利进行。 在最紧张忙碌时,张磊突然(tūrán)接到妻子焦急的电话:岳父病重需(xū)住院手术!看着走廊里等待手术的牧民,他强忍愧疚选择留守岗位。 一个多月来,宁波医疗专家成功完成101台关节置换手术,让藏民重获(chónghuò)行走(xíngzǒu)自由。更让张磊欣慰的是,藏族医生雪曼在他(tā)的边教边带下,从紧张生疏(shēngshū)到熟练配合,再到独立完成麻醉操作,最终成了比如县第一个女麻醉医生。 “当患者在全麻中失去意识,麻醉医生就是离‘生命最近(zuìjìn)’的人。”张磊说,“在比如的援藏经历,让我(wǒ)深刻认识到(dào)作为一名医生的价值与使命。” 从“怀疑者”到“雪域深耕(shēngēng)者” “‘咱们一起干,把手术留在比如(bǐrú)’,宁波援藏医生手把手带教的真诚,让我们有(yǒu)了底气。” 首例(shǒulì)腹腔镜脾脏破裂修补术、首例复杂骨科手术……西藏那曲比如县人民医院外科医生、副院长尹纯佑(yǐnchúnyòu),已在那曲市创造了多个(duōgè)“第一”。 活动现场(央广网发(wǎngfā) 张鸿权 摄) 2020年(nián),还在拉萨医院工作的他,曾(céng)对比如县发出的邀请充满疑虑。直到他实地看到宁波支援(zhīyuán)下的比如县人民医院配备层流手术室、CT 等先进设备,并成为那曲首家“二甲”县级医院时,他选择了留下(liúxià)。这里的每个项目,都见证着宁波援藏干部奋斗的身影。 在“甬有健康+浙里膝望”骨性关节炎治疗项目中,他与宁波援藏专家完成150余例手术,实现“零(líng)感染”出院。在并肩(bìngjiān)奋战中,这份情谊也从最初的客气尊重变成了肝胆相照。一批批援藏医生的努力,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(bù)走(zǒu)的医疗队伍。 “以前不敢想的(de)手术,现在成了常规操作。”已成长(chéngzhǎng)为副院长的尹纯佑见证着比如医院(yīyuàn)的蜕变:年手术量从一年几十台跃升(yuèshēng)至600多台,藏族同胞不用再跋涉数百公里前往拉萨(lāsà)求医,甚至拉萨的患者也来到这里就诊。“下一步,我们将把比如县人民医院打造为藏北的医疗副中心。”他很有信心。 从首批援藏医疗队踏上雪域高原(gāoyuán),到“宁波门巴”成为藏民心中的“生命(shēngmìng)守护者”,一批又一批医者带着(zhe)仁心仁术奔赴高原,续写着跨越山海的接力传奇。 “宁波对口支援比如县31年,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,却(què)在比如的(de)发展轨迹(guǐjì)中,留下不可磨灭的丰碑(fēngbēi)。”浙江省援藏指挥部副指挥长何川点评,“崇高的援藏精神、难忘的雪域岁月、深厚的汉藏(hàncáng)情谊,是宁波援藏干部倾心雪域的守望,是宁波对比如县深情援助的守望,更是汉藏同胞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守望。” 更多精彩资讯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(bàoliào)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(xiāofèizhě)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(xiànshàng)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(xíngwéi)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雪域“宁波门巴”:海拔4000米的生命守护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